四川绵竹:妙笔丹青绘新春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7:12:09 2

调查问题加载中,川绵请稍候。竹妙
若长时间无响应,笔丹速报先锋请刷新本页面

  【文化中国行】

  编者按

  威武门神、青绘灵趣童子、新春吉祥花卉……一幅幅年画,川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竹妙向往,祈求着家宅平安、笔丹风调雨顺。青绘在中国传统年俗里,新春年画有着不可取代的川绵速报先锋地位,总是竹妙在春节为家家户户传递着最美好的寓意。

  2024年12月,笔丹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青绘社会实践”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2025年春节成为我们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。新春为此,本期人文地理版策划推出四川绵竹、陕西凤翔、山东杨家埠三个地方的木版年画报道,这些年画都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让我们与喜庆祥和的年画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。

 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

  贴年画,迎新春。因绵竹年画而闻名遐迩的四川德阳绵竹市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家家户户门庭焕新,满眼皆是红彤彤的灯笼和年画,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。

四川绵竹:妙笔丹青绘新春

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作品《年年有余》。作者胡光葵

  “山程水路货争呼,坐贾行商日夜图。济济真如绵竹茂,芳名不愧小成都。”正如古诗所载,绵竹历来商贸发达,素有“小成都”之称。清代年画长卷《迎春图》,以栩栩如生的400多个人物形象,生动描绘“小成都”迎春巡游的盛况,堪称绵竹年画中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  “与其他地区的年画通常使用套版印色不同,绵竹年画以木版刻印、手工彩绘为特色。”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李悦指导记者手持墨刷,在一块年画木版上涂上墨汁,覆上宣纸后均匀擦印。缓缓揭起,年画的线条轮廓就清晰地印到纸上了。

四川绵竹:妙笔丹青绘新春

游客在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博物馆体验绵竹年画制作。光明日报记者 周洪双摄

  “墨干之后,就可上色了。”李悦说,画师起稿之时就会设计好色彩搭配,但不同人有不同理解,即使同一个人,每次上色也会有所差异,所以绵竹年画每一张都不重样。同时,线条只起到描绘轮廓的作用,厚重的颜料将覆盖线条,有的还需多次上色,形成丰富的层次。因此,相比其他年画,绵竹年画的绘画特征更加明显。

  漫步展厅,一幅幅绵竹木版年画色彩鲜艳,用笔活泼,形象夸张,生动传神。这些年画题材丰富多样,故事性和趣味性十足,既体现驱邪祈福的功能性,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反映出四川人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。

四川绵竹:妙笔丹青绘新春

画师在为绵竹木版年画作品施彩。绵竹年画博物馆供图

  年画画年,又不止画年。近年来,绵竹不断推进年画传承创新,在推进传统师徒传承的同时,积极引进专业美术人才,运用新技术、新工艺创作新派年画。刺绣年画、陶版年画、金丝年画和年画服装、年画折扇、年画挂历、年画玩具等上千种年画产品陆续问世,推动绵竹年画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
  相关文章:①陕西凤翔:一方梨木刻祥瑞 ②山东杨家埠:妙手匠心寄祝福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1月28日 04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reddian.pcclzzc.com/html/396d50099103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新华鲜报|在服贸会,看教育服务三个“新”

发展壮大数智消费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

工业AI迈向“知行合一”具身智能重构制造边界

中国钢材出口或迎“六连升”

广发基金包揽前8月20亿元以上规模权益基金跌幅前2名

友情链接